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网站收藏
  • 首页
  • 公司简介
    • 公司简介
    • 兴蜀印记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省政府信息
  • 工程建设
    • 质量控制
    • 安全管理
    • 工程进度
  • 党群建设
    • 工会
    • 党建
    • 五好党支部
  • “七一”讲话学习
  • 党史学习教育
  • 清廉交通
  • 企业文化
    • 文化体系
    • 公司荣誉
    • 文化活动
    • 学雷锋 在行动
  • 政务公开
    • 政务公告
    • 信息公示
    • 招标公告
    • 领导信箱
  • 员工之窗
  • 建设风采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省政府信息

媒体报道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省道303线映卧路全线贯通

作者:川报记者 王眉灵 熊润频  发布时间:2016-05-12 12:07:50  来源:  点击次数:3009
  

    11年经历“两毁三建”,川港患难与共筑通途

 

    预计今年10月通车,映秀到卧龙1小时内可达

    重建于地震核心区,香港特区政府出资17.656亿元援建

 

    本报讯 (记者 王眉灵 熊润频)5月11日,“5·12”汶川特大地震核心区,有“地质灾害博物馆”之称的省道303线映秀至卧龙段全线贯通。项目业主兴蜀公司透露,映卧路预计今年10月通车,届时从映秀到卧龙1小时内可达,比现在节省一半时间。听闻这一消息,映秀镇居民杨秀英高兴地说:“以后进卧龙,不用绕道300多公里,也不怕被飞石砸了。”

    映卧路全长45公里,起于汶川县映秀镇烧火坪隧道出口,止于卧龙镇,是通往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最便捷通道,也是马尔康、金川的第二条生命通道,它使小金、丹巴、道孚县等地前往成都更便捷。它贯通后形成的大九寨旅游环线,对阿坝州经济发展影响深远。

    这条路总投资19.2亿元,历经“两毁三建”、用时11年,方才建成。其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四川患难与共,先后出资17.656亿元援建。因此,全路8座隧道口均有大熊猫、紫荆花标志,象征着川港情谊显于危难、流芳百世。

 

    兴蜀公司副总经理、映卧路建设前总指挥长袁泉回忆11年修建历程感慨万千。2005年9月,映卧路启动建设,四川提出要打造“中国的黄石公园公路”。但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8·14”特大山洪泥石流给建设中的映卧路带来毁灭性破坏。映卧路重建于地震核心区的废墟之上,在中国公路史上极为罕见。这条被喻为“地质灾害博物馆”的公路,贯穿了2条高裂度地震带,沿线生态环境极为恶劣,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飞石等自然灾害频发。先后有30多家单位、数万人参建。

    映卧路集聚了行业顶尖专家的集体智慧。为绕避飞石、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短短45公里路段设计建设了17座桥梁、隧道,桥隧比达40%,其中映秀至耿达段高达70%,是省内桥隧比最高的普通公路;新线“海拔”比老线平均提高了10米以上,最高处达20米,相当于抬高了7层楼。

    建设中,映卧路还采用了桥梁梁板防脱落、桥墩防泥石流冲撞等新技术。由香港科技大学研发的地质灾害预警及雨量监控系统正在全线测试,预计通车后投用,该系统将根据雨情和泥石流方量做出科学预判,并可分级预警,为公路安全运营提供技术保障。(相关报道见05版)

上一条:45公里 11年终于打通这条路——揭秘映卧路“两毁三建”的艰难历程 下一条:隧穿高尔寺雪域畅坦途——四川兴蜀公司高尔寺山隧道建设纪实
Copyright © 2018
四川兴蜀公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本站已通过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  备案号:蜀ICP备12009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