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网站收藏
  • 首页
  • 公司简介
    • 公司简介
    • 兴蜀印记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省政府信息
  • 工程建设
    • 质量控制
    • 安全管理
    • 工程进度
  • 党群建设
    • 工会
    • 党建
    • 五好党支部
  • “七一”讲话学习
  • 党史学习教育
  • 清廉交通
  • 企业文化
    • 文化体系
    • 公司荣誉
    • 文化活动
    • 学雷锋 在行动
  • 政务公开
    • 政务公告
    • 信息公示
    • 招标公告
    • 领导信箱
  • 员工之窗
  • 建设风采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省政府信息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抗震抢险兴蜀人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3-04-27 16:47:47  来源:  点击次数:2649
  

抢险救灾先锋—阳江林

 

  “4.20”芦山地震时兴蜀公司巴朗山隧道代表处处长阳江林正在休假,当天是周末,他本打算带儿子去欢乐谷玩。在给7岁大的儿子是洗脸时地震发生了,他一把抱起儿子冲下楼。刚刚抚慰了受到惊吓的妻儿,10点钟就接到电话要求其立刻赶回巴朗山驻地待命,他二话不说立刻出发赶往工地。走到都江堰就接到命令,他被任命为兴蜀公司抗震救灾先锋队指挥,要求带领省道303线两个项目抽调的机械和人员,即刻翻越巴郎山和夹金山,负责打通省道210线夹金山段至宝兴、芦山的生命线。

  阳江林所在党支部是省直机关创先争优示范窗口,作为支部书记,他总是吃苦在前,遇到险情冲锋在前。他带领机械设备和抢险人员翻越两座4500米海拔的雪山,克服高原缺氧、冰雪山路和大雾等不利条件,于20日抢通至宝兴县蜂桶寨。阳江林同当地乡政府协调,保证了全体机手吃热饭,睡通铺;自己和管理人员则是喝冷水,啃饼干。21日10点半抢通至宝兴县城。

  宝兴县城南2公里处是老关口,老关口地处急弯,上有飞石下有悬崖,中间是坍方体。当时老关口北端聚集着大量等待南下的灾民,南端是等待进入宝兴开展救援工作的军队和医护人员。形势紧迫,阳江林同其他技术人员迅速研究制定了抢险方案:一台挖掘机在飞石间歇期清理便道;一台装载机从便道涉险冲到南端,南、北两端同时开展双向作业。阳江林给每台机械安排一名业主代表陪护,自己则带领一台装载机冒着生命危险冲到南端。整个过程他不断给机手打气,机手每完成一个动作,他就夸奖机手一句,给机手壮胆。当机手安全到达南端时,他亲手给机手点燃一支烟,给他压惊。历时四个小时终于打通了老关口飞石区。阳江林在南北两端各安排了一个安全员,组织人员在飞石间歇期,护送被堵人员通过。每次8到10人,共约万余人通过飞石区,无一受伤。

  抢险队于21日16点30分抢通至灵关镇中坝村水泥厂附近,同南线抢通队伍胜利会师,打通了省道210生命线,至此,宝兴县城至芦山县城全线抢通。根据省指挥部指示,23日,兴蜀公司抢险队负责宝兴—夹金山段生命线的保通工作,做到随垮随抢。

  在抢险过程中,阳江林一路总是走在最前方探查灾情,车子过不去就徒步,最远的一次徒步往返约10公里。抢险队自带干粮和被褥,每天除保证机手有床睡觉外,其余人员一律睡车里。每天早晨一大早阳江林第一个起床,探查灾情,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晚上组织召开会议,总结当天工作,安排第二天工作任务。同时,他还要找老乡协调机手驻地,找指挥部汇报工作,亲自踏勘选择安排队员驻地。大家休息后,他天天晚上还要亲自巡查驻地安全,清点人员。他总是最后一个休息的人。

  2008年5.12地震时,阳江林正在省道303线映秀至日隆参加交通建设,地震发生后,他积极投身到抗震救灾战斗中;2010年8.14映秀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时,他正参与映秀至卧龙公路灾后重建,他带领党员突击队现场组织施工单位开展泥石流的清方工作,用最短时间抢出便道。2013年“4.20”芦山地震,阳江林义无反顾地再次踏上了抗震救灾之路,履行了一个交通人的神圣职责,为抢通、保通生命线做出了突出贡献。

 

 

陈超血染老关口

 

  地震时兴蜀公司巴朗山隧道代表处业主代表陈超正好在卧龙驻地,接到抢通命令后他同阳江林率领第一批机械和人员赶赴灾区抢通。

  老关口地处急弯地带,上面是100多米高的悬崖,下面是8米多高的河堤,中间一堆坍方体像小山一样堆在狭窄的路面上。飞石从100多米的高空像炮弹一样呼啸而下,在坍方体上炸出一个个大坑来。

  在抢通老关口的战斗中,陈超始终站在装载机的驾驶室旁,一边观察飞石一边给机手加油打气。突然一块有安全帽大小的飞石落下,机手下意识的一踩油门,飞石砸在装载机的铁铲上弹到河道里。机手长出一口气,总算躲过一劫。但是当他侧身望向驾驶室左侧时却发现陈工不见了踪影。他从后视镜看到陈超单手抓着护栏,身体悬空。机手赶忙将车子退回到安全地带。 几个同事帮忙将陈超抱到地上。这时大家发现他袖口已被鲜血染红。左手划出了一条约3厘米的口子。没有创可贴和消毒水。边上的司机只好拿只手套给他带上。陈超只是稍事休息便又重新拿上对讲机投入到抢通作业中。

 

 

卢宗兵勇挑高压线

 

  23日,兴蜀抢险队转战两河口,加固和拓宽已抢通道路。两河口飞石坍方区,总长度100米,总方量约5500,属场镇过境段,道路弯曲,作业面狭窄。高空飞石,半空是高压线,下面是坍方体,对面是民房,中间是之前抢通的半幅路。

  受凌晨阵雨影响再次发生坍方和飞石,生命线再次断道。本路段的抢通方案是两端各有一个安全员,路对面的民房上设观察哨。一台挖机中路挖掘,两台装载机从对向清方。

  兴蜀公司映卧路代表处业主代表卢宗兵受命指挥该处道路抢通和加宽。突然一块飞石下来砸在路旁本已摇摇欲坠的电杆上,电杆应声而到。高压线下是一部正在作业的挖掘机,眼看高压线就要砸在挖机上了,卢宗兵路边急中生智操起一节竹竿冲过去顶在高压线下,高压线在距挖机顶约20公分的位置被顶住。卢宗兵站在坍方体上,手持竹竿顶着高压线,坚持了20余分钟。直到同事们找来一根木桩顶住高压线,并完成固定后,他才松手走到安全地带。期间,又有几块飞石陆续落下,好在他都幸运躲过。

 

又一次错过父亲生日的杨世伦

 

  4月20日,兴蜀公司映卧路代表处业主代表杨世伦起了个大早,因为那天是他父亲67岁生日,常年在外做工程的杨世伦特意请假回家给父亲过个生日。子欲养而亲不待,提起父亲他内心充满了愧疚。今年好不容易请了假,他一早起来就从市场买了两条鲢鱼,准备亲手给父亲做他爱吃的水煮鱼。他刚把鱼放在水池里,突然地震发生了。他丢下鱼,冲进里屋,背起父亲冲到院子里。还没从地震的惊恐中恢复过来。杨世伦接到命令,马上赶到映卧路项目驻地待命。他刚撂下电话,正思考着该如何向父亲辞行时,父亲开口了:“孩子赶快去吧,自己当心点。”一句简单的话语让杨世伦百感交集。他强忍着泪水默默的收拾好行囊,匆匆踏上开往成都的客车。

  从夹江到成都,成都到映秀,映秀到日隆,日隆到蜂桶,辗转560余公里于21日中午同大部队会合。一路上他边采购物资,边组织后续驰援机械。和第一批抢险队会合后,他带领后续生力军顾不得休息立即投入到抢通老关口的战斗中。他不断的爬上装载机,头顶飞石拍摄灾害点图片,然后和同事们看着图片分析灾害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抢通方案,努力确保安全作业和尽早突破老关口瓶颈。他手持对讲机边观察飞石,边给机手加油鼓劲。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历时四个小时打通老关口飞石区。他负责从北端疏散受阻群众,无一人受伤。

  作为计量工程师,他白天指挥抢通,晚上统计工程量和机械台班,还要向公司本部通报每天抢险情况。震区余震此起彼伏,空中牛毛雨连绵不绝。杨世伦冒着生命危险指挥抢险,并负责清查和记录各工点工程量和拍摄沿线主要灾害点。晚上他和同事四个人挤在一部越野车里面休息。虽然吃干粮,睡不好,但他仍然坚持着,无怨无悔,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尽快打通生命线,确保生命线畅通。

上一条:兴蜀公司4月27日抢险快报(一) 下一条:为了生命 奋力功坚
Copyright © 2018
四川兴蜀公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本站已通过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  备案号:蜀ICP备12009040号